品牌服装网-品牌新闻
幼儿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状况及身体素质。幼儿体育活动的实施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为此我们邀请到原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副会长、现广州城建职业学院体育健康学院李院长,分享《关于幼儿体育活动相关问题的思考》,来看现场。
幼儿体育活动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不仅促进幼儿的运动机能发展,更关乎幼儿情感、社会性、精神和身体的整体性发育。
而就目前幼儿园体育活动状况而言,存在着诸多问题:幼儿园体育活动多强调娱乐性,年轻教师缺乏对幼儿体育活动的正确认识,幼儿园体育教师性欠缺等等。从以上方面思考,幼儿园该如何开展幼儿体育活动?
依据一:《指南》内容的一级二级标准与体育活动技能标准的对应
幼儿教育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国发【2020241号】),指导幼儿园全面和谐发展,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指南》内容中,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的一、二级标准,与体育活动技能标准的适应性相对应,这也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依据之一,老师在开展体育活动时,要对应《指南》各领域的二级指标,达成一级指标。
依据二:约束模型
当代人类动作发展理论的普通观点认为,动作技能的习得是特定情境下诸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约束"是人类动作发展领域认可的重要理论之一。个体动作技能的发展是个体约束、任务约束和环境约束动态作用的结果。
个体约束包括个体的生理(结构)和心理因素(功能);任务约束指动作的目的、完成动作任务所依据的规则,以及完成动作所使用的器材;环境约束既可以指物理环境,也包括影响动作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显然,这里的"约束”并非狭义的"抑制、限制”的意思,而侧重于影响动作发展的"因素”。
依据三:协调能力
在幼儿运动能力的早期发展中,协调能力是核心、是基础。协调能力一方面作为身体素质的重要方面影响着幼儿运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协调性与神经发育具有密切的关系。
育人标准: 教育视角,健康标准: 身心协调,动作标准: 技能形成,体能标准: 强壮体格,形态标准: 四只均匀,机能标准: 器官功能,人格标准: 认识健全,安全标准: 生命保护,行为标准: 生活规范,差异标准: 个体特长。
幼儿体育活动,须遵循以人为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系统设计、因材施教、循序渐进、适宜负荷、周期安排、及时恢复的教学原则。
幼儿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方法有:游戏教学法、分解教学法、完整教学法、组合教学法、重复教学法、、间歇教学法、循环教学法、程序教学法、模式教学法、比赛教学法等。
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自身要素、教师要素、体能要素、团队要素、游戏要素、竞赛要素、社会要素、普及要素、持续要素。
幼儿体育活动的基本要求为:游戏与功能、认知与掌握、精练与自由、磨炼与负荷、天赋与普及。
有序性:从不会做、逐步会做到掌握,认知及动作技术的发展,从不完善、逐步到完善,是分阶段渐进有序的。
多维性:幼儿体育活动是有多维性因素构成的组合,包括:品格、品质、认知、技术、思维、力量、灵敏、速度、耐力、动机与遗传等方面。
稳定性:早期的认知和运动技能的系统,全面掌握与发展使今后认知水平发展和更多运动技能形成、体能发展的基础,只有在前期全面稳定的基础上才有更好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演讲后,李院长说:“对应”是认知、标准是准则、原则是根本、方法是技巧、 要素是目标、要求是基础、特征是方向。幼儿园应做好对幼儿体育活动的研究与思考,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与各位幼教人共勉,大家一起交流一起进步!
更多幼儿体育,报名2022中国幼教公益论坛,100多位名师、专家、名园长分享:体教融合、课题研究、自然教育、园本课程、幼儿美育、环创、家园共育、科学保教、品牌打造、幼小衔接、园所管理等干货。
① 本网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未经本网书面允许禁止转载。
② 转载其他媒体稿件只为传播更多信息,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与连带责任。
③ 文章中的内容或图片如有不良/侵权信息,请立即联系我们。电话:0755-23596285 QQ:1256776588
点击快速留言
同意推荐给同类型品牌
《品牌服装网服务协议》
服装店开店经验
你的店铺面积